你所在的位置:管理文库 > 宏观战略
以未来的视角来看客户中心的发展,新时代、新客服、新理念、新角色
未来20后的客户中心是什么样的?以未来的视角来看客户中心的发展?到达新目标,需要新地图。
不能为企业经营服务的客户中心就是耍流氓。
进入这个行业从业有近20年,朋友聚到一起,经常回顾这20年来国内呼叫中心行业的快速发展,感叹时光飞逝,沧海桑田,物是人非;谈兴正浓时也会英雄豪气,展望一下未来。探讨过程中一直再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“20年后,客户中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?”
在考虑这个问题的过程中,在和朋友们的探讨中,关键词包含了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物联网、新零售、全渠道、个性化、客户体验、价值创造等等。
记得有哲人说过这么“唯一不变的就是变”,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外部竞争和复杂的内部运营环境,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、全渠道体验日新月异;跨界竞争随时并道超车让你无路可走;客户需求多样,期待企业理解其需求并提供随时随地随性随需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;行业内资深人士曾一语中的,“消费者想要的是便利、灵活、透明、互动、个性化的客户体验,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并“立即可得”。”
那么能否以“不变应万变呢”,我们的注意力了又回到了以上的关键词“个性化”“客户体验”“价值创造”,换句话说,不管外部环境如何,企业需要“致力于基于大数据积累和分析,增强对消费者的了解,提供针对性的推荐和全渠道服务,改善购物体验,创造更大的价值。”
结合以上分析,我们可以大胆地对客户中心的定位走向进行预测:从服务中心、客户管理中心到价值中心;责权利更加明确、独立核算、价值化、实体化、专业化、平台化。
以客户体验和价值创造为中心
从被动到主动,从维系到价值创造,通过新技术、新工具的导入提高客户体验,提高价值创造;之前一篇文章《说说客户体验、服务意识之一:技术趋势下与传统优势的结合》也讨论过,在浮躁的技术面前,呼叫中心面临着机遇和挑战,在追求与时俱进的过程中,不忘初心,以客户体验为中心,关注成本和效率,做好技术与流程的衔接,通过专业与协同,真正从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好、更个性化”方面给消费者、客户带来巨大的体验提升和价值提升。
通过专业与协作提升价值
对于客户中心功能的拓展,跳出现有运营的经验,在专注于成本、效率、客户满意基础上,跳出客户中心来看客户中心,更多地从企业经营的角度,考虑如何协同其他部门,提升体验,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。
例如:对于客户中心,同样是要求进行数据的分析,不同部门的需求可能并不一致,运营人员需要从绩效数据、效率数据的分析更多地转向经营、产品、市场等数据的分析。
如果站在经营分析的角度:从公司的总经理、部门经理、营销人员、运营人员对于客户中心的信息需求不尽相同,站在总经理的角度:要考虑投资决策、业务战略决策、市场战略决策、市场用户反映、运营分析等,对运营分析的关注点更多的在于:业务目标完成情况,何种原因导致问题,下一步的建议和措施;相关的信息更多的关注于:
单个业务目标的完成情况
业务中的客户流失总体情况
新增客户总体情况
投诉总体情况
重点业务完成情况等
站在企业运营人员的角度:关注投诉处理、客户满意度、运营分析等,运营分析的重点是业务的完成情况,何种原因导致问题,下一步的措施等,具体需要的信息包括:
单个业务运营报告
每个业务中的问题
用户运营报告
用户行为原因分析
地区发展情况
营销活动效益分析
当前客户中心的管理者在由于客户中心的定位为题,忙于确保接通率,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到人力相关的事情当中去了,往往忽略了如何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和增长服务,如何更好地和企业的价值链进行衔接,如何与各部门更好地协同,为内部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。
致力于大数据的累积和分析,贴近客户需求
我们已经进入了数据化生存时代,一切的数字信息技术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,便利了生活,同时我们的生活也被数字化无情的记录和分析,生活也数字化了。
客户中心作为企业与客户交互的门户和桥梁,提供售前、售中、售后、客户管理的职能,不管通过何种渠道,提供个性化、满意的客户体验;在每个接触点与客户的互动过程中,我们都需要准确的记录客户的交互信息,不断累积客户的信息,为客户添加不同得信息和标签,做到了解客户个性化的信息,才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体验和满意的服务打下基础。
在这个以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,正视变与不变,寻找客户管理的原力,关注客户体验和价值创造,与变化为友,采用新技术贴近客户、赋能客户,为经营服务。这也许就是20年后客户中心的样子吧。
来自:牛宝田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