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6-456-766

training@51cctr.com

你所在的位置:管理文库 > 宏观战略

宏观战略
智能服务的博弈与重生
发布于:呼叫中心培训网  点击数:809  更新时间:2023年-06-01

作者/  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  魏安达、崔荣庆


最近参加了一些客户服务行业的峰会,也听到了很多新鲜的知识和观点,感触很多,也在感叹智能服务技术的发展对行业的影响。一直在设想未来的客户服务会是怎样的场景,并努力的搜寻相关领域同行的信息,突然看到了一个关于“多平台故意隐藏人工服务”的信息,随之陷入了思维的博弈之中,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观点,借助本次征文交流的机会与行业同仁分享探讨。


从前行业峰会中,我们听到最多的讨论都是“如何做好客户服务、如何提升服务质量、如何精细化做好运营管理”等等,而现在可能更多的是“智能化应用能力”。从时代发展角度出发,我想这是行业的进步,但如果从服务的本质出发,可能是失去辩证的推崇或追求。


服务的本质是什么?我想应该是“便捷、专业、有温度”。关于智能服务与人工服务的博弈核心,个人感觉应该是“取代”等问题。在很多科幻电影里面,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完美的人机互动服务场景,从而有了无限的憧憬,但客观现实却大相径庭,由此产生了“故意隐藏人工服务”下的客户质疑。是憧憬不切实际吗?肯定不是,也许是我们在实践中更多的追求了“效率、成本”,而忽视了“有温度”。


智能服务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,盲目商业应用,提效但失温。人工智能技术在客服行业的兴起,在我印象中应该是从2014年发展至今,在客服行业中的应用集中在“RPA流程机器人、智能质检、智能文本服务机器人、智能语音分析”等场景。从技术角度去看,都是对“语音文本翻译、自然语言处理、自然语言理解、概率算法”等技术模块进行串联应用,技术本身在环境应用层面面临着一些待突破的瓶颈:


1、语音文本翻译准确率问题,这里面有对环境杂音的识别、处理,以及对方言的应对;


2、自然语言处理,对断句、破音的处理;


3、自然语言理解,对一语双关的理解;


4、概率算法,对历史数据的要求及处理速度。


其实技术领域仍然处在探索精进的阶段,5G技术、云计算技术、大数据处理技术等,还在努力解决智能应用基础环境因素。如果我们盲目去应用,而忽视了阶段技术发展的瓶颈,仅看到了技术赋能后的效率、效能提升,那么机器服务所带来的“冰冷”感、“制式”感,就会被无限放大,从而违背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服务本质。


目前智能技术,具备智能服务商用能力,但个人觉得一定是“有前提”的商用,是在“技术辅助人工”前提下,实现极致服务的重生。


智能技术目前阶段最大的优势是效率效能,最大的瓶颈是“仿生化”的温度服务,正好弥补了人工服务的缺点。如果从智能技术发展历程,去审视过往,其核心表象是“人驱动技术革新,技术革新产出价值,价值再造驱动人的革新意识”,人的作用不可忽视。


“多平台故意隐藏人工服务”事件,我想追求的“价值再造”更加偏向于“取代人”,而非“极致服务”。如果是“极致服务”,并坚定以“客户需求”为导向,客观看待技术发展与服务需求,智能客服的定义,也许才是客户服务行业发展模式的重生之路。


作为一家保险行业客服中心运营的参与者,我们的智能客服应用在2014年起步,也经历“炙热、困惑、平和”等一些心理历程,目前我们仍保持憧憬,积极了解技术水平商用化程度,但应用的步伐已不再盲目追求,而是更加注重“内生能力”的缔造,智能化技术应用,服务的对象是我们的“座席”和我们的“运营管理体系”,而非独自直面我们的“客户”。


我们将服务定义为了差异化和标准化。内部对标准化服务的定义是服务流程“绝对固化、短、需求预期明确可定性”,差异化服务的定义与之相反。


针对标准化服务,智能服务应用技术在前----人工辅助机器,在提升效率情况下,人发挥“补救”,充当失温服务场景的“消防员”。


针对差异化服务,人工服务选择在前----技术辅助人工,所有的智能技术均是我们给予座席的“新式武器”,帮助座席快速定位服务需求,应对服务需求,并提示及监督服务过程“仪容仪态”。


我们对“价值再造”的追求是“标准化流程下人机协同,创造极致服务体验”,所以我们在运营管理过程中,也引入了智能化服务应用技术,极力打造我们的“内生运管能力”,努力通过智能服务技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,将差异化服务演变为标准化服务流程,并不断循环“差异化向标准化”演变的历程,并以演变过程所需智能技术应用,作为我们引入或投放智能服务技术的标准。


如前述观点“人驱动技术革新,技术革新产出价值,价值再造驱动人的革新意识”,客服行业的发展,应该是可持续向好的,其中需要每一个环节相互缔造。在“客户极致服务感受”价值再造理念下,客服人需要积极拥抱技术,勇于“革新”价值,技术厂商需要理解客服人的需求,而非“客户”。


“是亦彼也,彼亦是也,彼亦一是非,此亦一是非”,人工服务与智能服务应该是相辅相生的关系,而非取代。对于“多平台故意隐藏人工服务”事件,也许是另一种追求极致服务的理论,不论想法的对错,客户对该消息的追评,已经说明了客户的心声。作为一名客服行业从业者,也是一名忠实客户,“有前提商用,智能与人工相辅相生”的重生观点,也并非唯一路径,仅以抛砖引玉之用,引同仁讨论,有感而发。



电话:010-82794120

邮箱:邮箱:ciig@ciiglobal.cn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B座

关注我们

关注公众号

官方微博

版权所有:北京易训天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@ 2024 京ICP备11026241号-5

北京易训天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