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6-456-766

training@51cctr.com

你所在的位置:管理文库 > 客户服务

客户服务
质检原来还可以这样做......
发布于:呼叫中心培训网  点击数:1465  更新时间:2022年-09-30

编辑 / CCOM标准组专家  王晓亮  


一些行业同仁常对质检有这样的疑惑:

质检到底要怎么做才会有效?

因为质检了半天,员工还是会犯一堆基本错误,整天教,整天学,业务整天变,员工又整天错,质检每个月洋洋洒洒的报告,到最后,内容常就归结为四个字:加强辅导!

这样的疑惑,你有吗?

员工会犯错,管理者常把原因归为这三方面:员工、产品及市场的因素。

员工不愿学,学不会

产品太复杂,变化快

市场活动多,频率高

除了这三方面,还有第四方面的因素。

别着急,我们先听三个故事吧。

01 家电业的故事

某家电制造商。

家电行业第一集团军,数百种产品,市场活动频繁,业务变化快速。

变化有多快?

举个热水器保修政策的例子:从2011年到16年,保修年限就变了至少6次,客户问维修费用,因为跟保修年限有关,很多员工就傻眼了。

而热水器只是数百种产品的其中一种。

此家电制造商也做了很多努力,例如按照产品类型把员工分组,减少员工负担。

但员工的错误还是非常频繁。

02 银行业的故事

某国内大型股份制银行。

业务复杂,市场竞争激烈,员工学习压力大。

市场部经常与京东、阿里、拼多多各类伙伴合作,频繁推出优惠活动。

此银行做了很多努力,帮助员工掌握活动内容,但银行自身已经有大量的业务知识要掌握,加上各种活动时间很短,内容变化又很快,员工学习难度很高,例如客户查账、转账、开通网银、办理ETC、ATM吞卡等。

尤其是新员工,在昏头转向当中,还要掌握每天变化的各种市场优惠信息。

即使培训部和运营部再怎么努力,整天仍然在加强辅导。

03 通信运营商的故事

某省通信运营商。

如果说家电和银行的业务是多而杂,那运营商的业务就是杂而难。

明明账户有钱,但说你欠费?

因为你账户的钱,分成好几种,欠费说的是其中一种。

怎么这样复杂?

是的,运营商的业务就是这么复杂。

某通信运营商是国内某省的5大中心之一。

采取了质检、培训和班组长的3角协同。

质检查,培训教,班组长跟进。

但遇到质检的天生困境:随机抽样!

因为是随机抽,而不是针对性的抽,所以问题的确找出了一堆,但很难跟进。

每位员工的抽样数量又少,随机误差大,个性化的问题乱且杂,又难跟进,3角协同一直看不到效果。

员工,产品,市场之外还有第4个原因。

04 对所有人员的质量监控

工信部在2019年颁布的呼叫中心行业标准CCOM,在质量控制方面,有这样的考核要点:

对所有业务、所有过程节点、所有人员,必须进行质量监控。

这3个所有中最容易忽略和出错的就是“所有人员”。

也就是说,质检不能只检查一线座席所有人员,管理人员,也需要监控。

那具体检查什么呢?请看下面详解:

NO.1

管理人员的质量监控:培训岗

质检检查内容:培训课件质量

检查标准:

组织试讲,对新人班进行授课,通过率超过70%,课件质量过关,培训岗有了明确的质量要求,突然也有了方向。

热水器保修政策,以往就是让员工硬记硬背,以前员工记不住,压力在员工,现在员工记不住,压力在培训课件,多番努力下,找到优化课件的方法。

原来保修政策的改变,是有原因的,跟着大环境而变化。

例如家电下乡、市场寒冬、智能家电爆发。

记住大环境的变化,就能轻松记住政策的频繁变更。

管理人员的质量监控:知识库岗

质检检查内容:采编人员质量

检查标准:

每月收集员工要求现场支撑的客户疑难问题,组织采编人员上机考试,考核搜寻方法的速度、正确性、完整性和一致性。

每天变化的市场优惠信息,员工很难记住,主要仰赖知识库的搜寻。

以前员工找不到,压力在员工,现在员工找不到,压力在知识库管理,多番努力下,找到搜寻市场活动的关键字方法:

「在哪里,叫什么,得什么」

与京东、阿里、拼多多各类伙伴合作,需要先问在哪个渠道,渠道优惠,一般都是与渠道合办活动,需要问活动名称。

如果客户不知道活动名称,这时可以问优惠内容,例如买100送积分。

有了统一搜寻市场活动的关键字方法,知识库采编人员也知道要怎么编辑市场活动的相关内容了。

NO.3

通信运营商故事的解法和前2个是不同的。

我们都知道,质检的天生困境:随机抽,少量抽,误差大,难跟进。

质检、培训和班组长的3角协同都解不开偶发的个性问题,找不到抓手。

这个难道就没有解法了吗?

偶发的个性问题,都是针对个人进行质检,如果针对一整个班组,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。

整个班组有10多个人,样本量够了,就能找到共性问题,而共性问题一般是持续的,就能跟进了。

管理人员的质量监控:班组长

质检检查内容:班组共性问题的改善

检查标准:

班组共性问题改善率

以前员工问题难改善,压力在员工,现在员工问题难改善,压力在班组长。

你可能会想这还是共性问题,那个性问题呢?

个性问题仍旧是人工质检的巨大难题,或许以后智能质检能解决这问题吧。

总结

工信部部颁标准CCOM的3个所有:

对所有业务、所有过程节点、所有人员,必须进行质量监控,这其实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。

以前的质检,就是针对一线员工,典型的头痛医头。

要找到源头,管理人员就是关键的源头,要对培训岗的培训课件做认证,要对知识库采编人员的能力做校准,要对班组长的共性问题解决能力做反馈。

现在,你还觉得质检管理没有价值吗?

质检如果只是定位在一线人员的检查,那就太难了,不管是客户满意度或智能质检,都能取代人工质检,但如果把管理的焦点放在组织中心层面,管理人员、流程、甚至产品或市场,那对企业的价值就很大了。

这样对质检人员的要求是不是也变高了?

质检人员的价值和职业生涯发展,也就体现在这里。


李娟二维码.jpg



电话:010-82794120

邮箱:邮箱:ciig@ciiglobal.cn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B座

关注我们

关注公众号

官方微博

版权所有:北京易训天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@ 2024 京ICP备11026241号-5

北京易训天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